作為一名維修工,每天都在與壓力容器、管道閥門打交道。我深知,安全不僅僅是一句空洞的口號,而是肩膀上沉甸甸的責任,更是必須堅守的底線。否則就可能因為一顆螺絲的松動、一處閥門的泄漏,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重大事故。
今年是我國的第24個“安全生產月”,主題是“人人講安全,個個會應急——查找身邊安全隱患”。每年的安全生產月,不僅是對我們日常工作的一次檢驗,更是對生命的一次深情叩問。我們車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,叫作:“安全生產無小事,維修更要繃緊弦”。安全承載著每一個家庭的幸福與安寧,關乎著每一位員工的生命與健康,工作時的每一分每一秒,安全隱患都可能如猛獸般悄然潛伏,伺機而動。因此,強化安全意識、增強安全責任,是我們確保安全生產的重要基石和保障。
歷史總是以血與淚的教訓告誡我們,事故不是偶然,而是隱患的必然。近幾年,“1·02機械傷害事故”“1·24物體打擊事故”等慘痛教訓就發生在我們身邊。這些事故雖然都是由突發意外和“三違”行為導致。但深入剖析我們就會發現,其中存在諸多安全隱患和風險因素累積。而這些隱患往往都隱藏在不起眼的角落,等待著我們去細致排查消除。只有我們保持高度的警覺,才能將其扼殺在萌芽狀態。
安全意識的淡薄也是事故發生的重要根源,我偶爾會聽到一些來自身邊同事的抱怨:覺得作業時穿安全帶有些累贅、影響操作,認為按操作規程作業太過繁瑣,不如按自己的經驗干來得方便省事。我們常常抱著僥幸心理和經驗主義去盲目求快、圖省事,卻為安全作業埋下了深深的隱患,而這些隱患必定會在未來的某一刻猛然爆發,從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慘烈后果。要始終牢記,規程操作不是繁瑣的流程,而是我們的護身符;勞動防護用品不是負擔而是盔甲,是守護我們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線。
同事們,在化工行業,沒有我以為,只有我必須!必須按規程操作,必須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,必須確認安全。讓我們互相監督、互相提醒、互相守護,讓安全成為習慣,讓規范成為本能,用零容忍的態度對待安全隱患,用專業和責任筑起化工維修的安全長城。
(來源:寧夏慶華機電管理部機修車間 李浩)